目前距北方麦区大面积收获还有60天左右时间,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3月25日,农业部宣布启动“奋战六十天、再夺夏粮丰收”麦田管理行动,力争夏粮生产再获丰收。
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近1/4,冬小麦又是夏粮产量的大头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介绍说,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3.38亿亩,比上年增加285万亩,播种期间小麦苗情较好,但秋冬种以来气候条件异常,持续低温导致华北、黄淮地区冬小麦普遍生长量不足、群体偏少、个体偏弱,返青期推迟。同时,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,夏收粮油作物损失严重。
目前,西南地区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期,江淮黄淮地区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,华北西北地区开始返青。从主产区情况看,大部分土壤墒情适宜,是近10年好的,旺长苗普遍较少,实现夏粮丰收有基础、有条件,仍有回旋的空间。
这位负责人介绍说,在这60天里,农业部门将突出抓好关键环节:抓返青起身期的“促”,保苗促蘖争穗数;抓拔节期的“攻”,巩蘖攻粒促均衡;抓抽穗扬花期的“扩”,保花增粒扩库容;抓灌浆期的“增”,防灾延衰增粒重。
他同时表示,农业部门将突出抓好夏粮主产区及重点区域,力争主产区和非旱区有较多增产,弥补西南旱区的损失。黄淮海麦区重点是促弱转壮,抓住土壤墒情好,气温迅速回升的有利时机,以促弱转壮为重点,促分蘖,保穗数,增粒数,力争有较多增产。长江中下游麦区重点是防渍防病虫,加紧清沟沥水,加强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防治,重施拔节肥,争取平均每穗增加1个籽粒,提高单产,力争有所增产。西北麦区重点是增温保墒,及早划锄,提温保墒,增施拔节肥,运筹孕穗扬花肥水,增加粒数和粒重,努力提高单产,力争有所增产。西南麦区重点是加强科学抗旱,合理运筹肥水确保小麦孕穗扬花生长发育正常,落实科学抗旱措施,把灾害损失降到低限度,努力做到重灾区少减产、轻灾区不减产、非灾区多增产。
据了解,目前,农业部已派出13个督导组分赴21个省区市进行工作督导,并组织各级农业部门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夏粮生产,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。农业部近期还将开展“百日科技服务行动”,组织1万名专家和50万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